首页 > 学习园地 > 【新工科项目】目标导向的新形态课程、微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新工科项目】目标导向的新形态课程、微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4-03-14 21:28:15  编辑:张雪梅   预审:张雪梅  终审:钱奇佳   浏览次数:1946

一、案例实施的工作基础

本案例以教育部首批新工科课题“面向新工科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KAPI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为前期研究基础。首批课题成功构建了知识、能力、实践、创新(即KAPI)一体化育人模式,设计完成了一批典型KAPI一体化训练项目、课程与教材。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课题以构建知识、能力、实践、创新、品行(即KAPIV)一体化培养育人理论体系为目标导向(体系包括:育人理念、模式、经历、载体)。致力于系统解决传统课程功能、形态单一,不利于多育并举的问题;以及传统育人模式极易造成的重知识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差,知识向能力转化效率低,学习目的性不强,实践动手能力差,创新教育易受冲击,缺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训练,缺少劳动锻炼,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等顽疾问题。整个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由山东大学牵头,由教育部机械基础分教指委/工程训练教指委联合实施,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究与实践。

二、案例改革思路及举措

该案例拟通过构建新的育人理论体系系统解决前述多重问题。

其中新的育人理念是为学生搭建能帮助其快速发展、健康成长的立德树人“助力框架”。“助力框架”是由知识、能力、品行三者构成。因为,当一个学生具有了优良的品行,再加上丰富的知识与强大的能力,一个大写的人就立起来了。(见图1)。

新的育人模式是将原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培养(KAPI)”推进到“知识、能力、实践、创新、品行(KAPIV)”一体化培养,以便有效解决传统育人模式导致的重知识轻能力、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等前述8个顽疾问题(见图2)。

项目构建了新的育人经历(创新性项目全程牵引的、自主的、合作非竞争的学习经历)。该经历与KAPIV育人模式深度融合有效化解了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矛盾,新知识快速增加和课程学时严重不足的矛盾,以及如何构建批判性思维靶源等系列问题(见图3)。

项目构建了新的育人载体:新载体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媒介,以新形态课程呈现。新形态课程是多功能的。多功能由理论、实践、创新等多门课组合成微课程群实现,课程群最终由KAPIV教学项目串接微课程群核心知识点形成一个整体。新载体解决了传统课程功能不足,不利多育并举的问题(见图4)。

三、案例实施成果及成效

迄今已设计基础课、专业课等7个不同形式微课程体系,设计完成了116项KAPI(V)一体化训练项目(项目库),建成了一批国家省校级一流课程、教材,形成一批规范化、可操作的教学文件、项目设计指南和全新考核标准。学生在项目全程牵引下学习知识、达成能力、提升素质。在山东大学已全程替代了金工课、工程训练和创新课的学习。

(来源 :公众号 <新工科> )